无论联合国的权威性如何受到伤害,也无论它的执行力如何低下,这是全世界惟一的一个包罗万有的公共平台,它的作用无可替代。
2005年的好莱坞电影《翻译风波》,把背景设置在了联合国。说的是一个来自虚构国家中的女主角(妮可·基德曼扮演),因为厌倦了暴力斗争的残酷,利用自己复杂的成长和语言背景,来到联合国担任翻译工作,冀望于用声音来改变世界,消弭仇恨,伸张正义。按照好莱坞的
套路,结局当然是主人翁以爱、包容非暴力和合乎程序的方法,毫发无损地伸张了正义;而坏人尽管机关算尽,最后难免身陷囚笼。
不过,现实从来就不是这么浪漫。
谁还尊重联合国?
2003年3月,当美国试图获得对伊拉克动武的授权,被联合国安理会否决之后,美英联军终于失去了耐心,绕过联合国发动了战争。尽管美国在此之前通过多种的方式游说,劝说甚至威胁联合国授权,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全世界的面前刮了联合国一个巴掌。《联合国宪章》第七章《对于和平之威胁、和平之破坏及侵略行为之应付办法》已经明确规定,除非一个国家受到了“武装攻击”可以自卫,所有的对他国动武的行为,都应当得到联合国的授权。如果连联合国的最高法律都可以破坏而不得到惩罚的话,那么联合国的存在还有什么法理依据?
这是联合国权威性丧失最大的一次行动。但绝对不是第一次。
1993年,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,联合国内部经过斡旋和谈判失败之后,终于授权了一个其有史以来最名副其实的“联合国军”,共同对伊拉克进行了军事打击。这是联合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刻,因为人类第一次以公共正义的方式,来惩罚一个野蛮的侵略者。但潘多拉的魔盒却从此打开了。
1996年,北约以南斯拉夫的人道主义灾难为理由,向联合国提请授权以武力来解决,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批准。科索沃战争虽然也是以“国际军队”(北约也是由多个国家组成的合法性组织)的方式进行了武力干预,但绕过联合国毕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 |